Thursday, October 2, 2014

基督教簡史



·       基督的歷史始於拿撒勒人耶.
·       是出生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太人. 三十歲左右受洗於施洗約翰.
·       開始他的傳道事工: , 醫治, 行神蹟; 經常用比來宣講 [上帝國] 的福音.
·       他譴責宗教偽君子, 以全新的方式詮釋摩西律法 .
·       他還選擇了十二個門徒, 私下, 共同生活.
·       這些門徒跟隨他相信他就是長期等待著的彌賽亞 - 他將使上帝的國度實現在地上
·       經過三年多, 被釘死在十字架.  
·       的門徒/追隨者於是分離四散.
·       三天後, 去探望他的婦女返回報告: 墓是空的. 有天使告訴他們, 已經從死裡復活.
·       門徒最初持懷疑態度, 後來才相信.
·       他們報導說耶向他們顯現幾次, 然後在他們眼前升天.

·       第一世紀下半葉,追隨者的數量 - 所謂基督徒” - 在彼得,尤其是保羅領導傳播下, 迅速成長,
·       當時地中海地區,交通良好,通用語言(希臘語)和政治穩定;
·       保羅大展他的宣才華, 他開始建立, 然後寫信給他們建議和鼓勵.
·       許多保羅的書信後來成基督新約聖經的一部分。

·       基督歷史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第四世紀初,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2-337) 依基督,並宣布在羅馬帝國有信仰基督的自由,停止迫害基督徒.
·       根據會傳聞 : (312當君士坦丁大帝隨著軍隊橫跨法國境內,抬頭往天空一望,看見一個十字架光芒、以及「靠此得勝」四字,因這個異象,君士坦丁大帝成第一位接受基督信仰的羅馬皇帝,從此轉變了會的處境,也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會史,展開拜占庭的基督帝國。成千上萬的異徒自此很方便的轉換成基督的信仰.

·       與羅馬帝國聯合, 基督逐漸升高的動力和權力層次結構, 直到所謂基督王國”; 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 - 囊括整個西方世界.
·       君士坦丁大帝希望基督是他帝國的團結力量. 但他擔心當時所謂 [基督論] 的差異爭執 -所謂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比率
·       公元325, 君士坦丁宣布開尼西()亞會議, 讓主們協商他們之間的分歧.
-   結論是: 聖子耶與聖父是合一.
·       但基督論的神性和人性的分歧依然存在, 直到公元451年在另一個會議似乎解決了差異.

·       從第5到第7世紀之間, 更多會在分離, 不同的意見也增加.   
·       東西會之間的禮儀,文化和政治上的分歧變得越來越明顯. 例如會使用的象徵/符號,聖餐/聖靈的本質, 和復活節的日期等等.  

·       公元1054,羅馬皇利奧九世開除君士坦丁堡,東方會的領袖的會籍東方會的正式回應: 譴責皇不合法.
·       因此, 基督會正式分 :    
-    (希臘)東方正        
              -  西   羅馬天主

·       十字軍東征: 11世紀 - 13世紀   參見[4] 

·       15世紀初,西方一些基督徒開始公開挑戰會許多方面濫用權力, 和基督徒領導者的腐敗.
·       他們呼籲回歸到福音原本; 平等對待神職人員和非神職人員; 以及挑戰聖餐的習俗與詮釋.
·       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翻譯聖經 - 讓老百姓明白聖經的內容和意義. 

·       1517,一個德國修士名馬丁路德, 經歷了個人信仰的轉化, 發表97條抗議投訴, 特別指會出售贖罪券的陋習.
·       路德被逐出, 不止一次逃脫死亡威脅; 終於實現他的宗改革使命.
·       馬丁路德的Sola Gracia"唯獨恩典", Sola Fide"唯獨信心", "萬人都是祭司" "因信稱義" 義自德國迅速傳遍歐洲.
·       改革很快與政治自由運動配合.
·       民族主義與爭取宗自由者開始挑戰天主 [帝國主義式]的作風.

·       17世紀, 許多具有新意識形態的基督徒橫跨大西洋, 試圖實現宗信仰自由和經濟繁榮的新大陸夢想.
·       1648年至1800年期間是一個理性演變時代, 取代傳統的 [示和].
·       神學思考和條的改變(挑戰)大受歡迎.

    [十九世紀至今1800-2014]

·       福音演變(shifted)的發現
       從耶穌:天國的福音 到保羅:耶穌的福音
·       死海古卷的發現 (1946-1956)
·       現代神學的發展 - 諸如 生命神學; 解放神學; 婦女神學; 黑人神學; 過程神學; 本土神學; 信仰與理性; 基督與文化等等
·       普世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1948 - )
 - 建立派之間的對話,合作與了解
           (台灣人的先覺: 黃彰輝牧師的參與)
 
[1]  初代會背景 
·       在文化方面, 希臘一直趨向於哲學和抽象的思考; 而拉丁/羅馬則趨向務實和法律意識的作風.
·       有古語道: “希臘人建立形而上學(哲學)體系; 羅馬人建造道路.”

[2]  新約聖經正典化 (367)
擔任亞歷山大主亞他那修 (Athanasius) 在公元367年復活節發送宣稱27卷的新約經典都是救恩的泉源,不要讓任何人添加減.

[3]  早期基督協會的七次會議 (325-787)
1.   尼西亞(Nicaea) 第一次會議 - 325
2.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第一次會議 - 381
3.   以弗所會議 - 431
4.   迦克敦會議(Chalcedon) - 451
5.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會議 - 553
6.   君士坦丁堡第三次會議 - 680
7.   尼西亞第二次會議 - 787

議會的主要議題 : 關於耶的神性與人性; 聖靈的; 禮儀; 以及正統信仰與非正統信仰的辯論等等.

*東方/希臘正只接受前兩個(或三個)會議記錄.
*東西方會的從451年開始分歧.
    *並非所有這些會議都被視是普世會議; 如貴格會.
 耶和華見證會, 摩門會等拒所有此類會議的.
*東方/希臘正,羅馬天主,英國國(聖公會)都認他們
是繼承了使徒彼得的傳統 - 傳遞接棒的正統().

[4]  十字軍東征 (1095-1272)

    [主要目的 : 恢復/擁有在耶路撒冷的聚會權利]  

·       第一次 (1095–1099)

·       第二次 (1147–1149)

·       第三次 (1187–1192)

·       第四次 (1202–1204)

·       第五次 (1217–1221)

·       第六次 (1228–1229)

·       第七次 (1248–1254)

·       第八/第九次 (1270–1272)


        * 東征死亡人數保守的估計 1,000,000 – 1,300,000

       (其中約有50% ; 25% 猶太人; 25% 基督徒)

        * 第二次世界大戰估計 50,000,000 - 60,000,000人死亡.


[5]  根據2010年在200多個國家的人口統計,
        世界各地有二十二億基督徒, 接近全球人口
           (七十億二千萬) 的三分之一.
·       羅馬天主: 十二億
·       基督: 億二千萬
·       希臘(東方): 三億
·       聖公會: 八千萬

This document was originally presented at th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Washington as part of the Adult Sunday School.  
The contents were modified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