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 2014

基督教簡史



·       基督的歷史始於拿撒勒人耶.
·       是出生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太人. 三十歲左右受洗於施洗約翰.
·       開始他的傳道事工: , 醫治, 行神蹟; 經常用比來宣講 [上帝國] 的福音.
·       他譴責宗教偽君子, 以全新的方式詮釋摩西律法 .
·       他還選擇了十二個門徒, 私下, 共同生活.
·       這些門徒跟隨他相信他就是長期等待著的彌賽亞 - 他將使上帝的國度實現在地上
·       經過三年多, 被釘死在十字架.  
·       的門徒/追隨者於是分離四散.
·       三天後, 去探望他的婦女返回報告: 墓是空的. 有天使告訴他們, 已經從死裡復活.
·       門徒最初持懷疑態度, 後來才相信.
·       他們報導說耶向他們顯現幾次, 然後在他們眼前升天.

·       第一世紀下半葉,追隨者的數量 - 所謂基督徒” - 在彼得,尤其是保羅領導傳播下, 迅速成長,
·       當時地中海地區,交通良好,通用語言(希臘語)和政治穩定;
·       保羅大展他的宣才華, 他開始建立, 然後寫信給他們建議和鼓勵.
·       許多保羅的書信後來成基督新約聖經的一部分。

·       基督歷史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第四世紀初, 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2-337) 依基督,並宣布在羅馬帝國有信仰基督的自由,停止迫害基督徒.
·       根據會傳聞 : (312當君士坦丁大帝隨著軍隊橫跨法國境內,抬頭往天空一望,看見一個十字架光芒、以及「靠此得勝」四字,因這個異象,君士坦丁大帝成第一位接受基督信仰的羅馬皇帝,從此轉變了會的處境,也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會史,展開拜占庭的基督帝國。成千上萬的異徒自此很方便的轉換成基督的信仰.

·       與羅馬帝國聯合, 基督逐漸升高的動力和權力層次結構, 直到所謂基督王國”; 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 - 囊括整個西方世界.
·       君士坦丁大帝希望基督是他帝國的團結力量. 但他擔心當時所謂 [基督論] 的差異爭執 -所謂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比率
·       公元325, 君士坦丁宣布開尼西()亞會議, 讓主們協商他們之間的分歧.
-   結論是: 聖子耶與聖父是合一.
·       但基督論的神性和人性的分歧依然存在, 直到公元451年在另一個會議似乎解決了差異.

·       從第5到第7世紀之間, 更多會在分離, 不同的意見也增加.   
·       東西會之間的禮儀,文化和政治上的分歧變得越來越明顯. 例如會使用的象徵/符號,聖餐/聖靈的本質, 和復活節的日期等等.  

·       公元1054,羅馬皇利奧九世開除君士坦丁堡,東方會的領袖的會籍東方會的正式回應: 譴責皇不合法.
·       因此, 基督會正式分 :    
-    (希臘)東方正        
              -  西   羅馬天主

·       十字軍東征: 11世紀 - 13世紀   參見[4] 

·       15世紀初,西方一些基督徒開始公開挑戰會許多方面濫用權力, 和基督徒領導者的腐敗.
·       他們呼籲回歸到福音原本; 平等對待神職人員和非神職人員; 以及挑戰聖餐的習俗與詮釋.
·       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翻譯聖經 - 讓老百姓明白聖經的內容和意義. 

·       1517,一個德國修士名馬丁路德, 經歷了個人信仰的轉化, 發表97條抗議投訴, 特別指會出售贖罪券的陋習.
·       路德被逐出, 不止一次逃脫死亡威脅; 終於實現他的宗改革使命.
·       馬丁路德的Sola Gracia"唯獨恩典", Sola Fide"唯獨信心", "萬人都是祭司" "因信稱義" 義自德國迅速傳遍歐洲.
·       改革很快與政治自由運動配合.
·       民族主義與爭取宗自由者開始挑戰天主 [帝國主義式]的作風.

·       17世紀, 許多具有新意識形態的基督徒橫跨大西洋, 試圖實現宗信仰自由和經濟繁榮的新大陸夢想.
·       1648年至1800年期間是一個理性演變時代, 取代傳統的 [示和].
·       神學思考和條的改變(挑戰)大受歡迎.

    [十九世紀至今1800-2014]

·       福音演變(shifted)的發現
       從耶穌:天國的福音 到保羅:耶穌的福音
·       死海古卷的發現 (1946-1956)
·       現代神學的發展 - 諸如 生命神學; 解放神學; 婦女神學; 黑人神學; 過程神學; 本土神學; 信仰與理性; 基督與文化等等
·       普世 (The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1948 - )
 - 建立派之間的對話,合作與了解
           (台灣人的先覺: 黃彰輝牧師的參與)
 
[1]  初代會背景 
·       在文化方面, 希臘一直趨向於哲學和抽象的思考; 而拉丁/羅馬則趨向務實和法律意識的作風.
·       有古語道: “希臘人建立形而上學(哲學)體系; 羅馬人建造道路.”

[2]  新約聖經正典化 (367)
擔任亞歷山大主亞他那修 (Athanasius) 在公元367年復活節發送宣稱27卷的新約經典都是救恩的泉源,不要讓任何人添加減.

[3]  早期基督協會的七次會議 (325-787)
1.   尼西亞(Nicaea) 第一次會議 - 325
2.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第一次會議 - 381
3.   以弗所會議 - 431
4.   迦克敦會議(Chalcedon) - 451
5.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會議 - 553
6.   君士坦丁堡第三次會議 - 680
7.   尼西亞第二次會議 - 787

議會的主要議題 : 關於耶的神性與人性; 聖靈的; 禮儀; 以及正統信仰與非正統信仰的辯論等等.

*東方/希臘正只接受前兩個(或三個)會議記錄.
*東西方會的從451年開始分歧.
    *並非所有這些會議都被視是普世會議; 如貴格會.
 耶和華見證會, 摩門會等拒所有此類會議的.
*東方/希臘正,羅馬天主,英國國(聖公會)都認他們
是繼承了使徒彼得的傳統 - 傳遞接棒的正統().

[4]  十字軍東征 (1095-1272)

    [主要目的 : 恢復/擁有在耶路撒冷的聚會權利]  

·       第一次 (1095–1099)

·       第二次 (1147–1149)

·       第三次 (1187–1192)

·       第四次 (1202–1204)

·       第五次 (1217–1221)

·       第六次 (1228–1229)

·       第七次 (1248–1254)

·       第八/第九次 (1270–1272)


        * 東征死亡人數保守的估計 1,000,000 – 1,300,000

       (其中約有50% ; 25% 猶太人; 25% 基督徒)

        * 第二次世界大戰估計 50,000,000 - 60,000,000人死亡.


[5]  根據2010年在200多個國家的人口統計,
        世界各地有二十二億基督徒, 接近全球人口
           (七十億二千萬) 的三分之一.
·       羅馬天主: 十二億
·       基督: 億二千萬
·       希臘(東方): 三億
·       聖公會: 八千萬

This document was originally presented at th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Washington as part of the Adult Sunday School.  
The contents were modified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